
期貨公司期權系統準備有待提速
來源:鑫鼎盛期貨 時間:2014-03-28 瀏覽:3519次
![]() |
在上市腳步日益臨近之際,日報記者通過多方了解到,多數期貨公司現有的IT系統經過小幅升級就能滿足期權交易的基本需要,但在與一些交易制度的匹配上還存在障礙,個性化方面也難以滿足專業投資機構的需求。期貨公司期權系統準備還需“快馬加鞭”。
系統開發成本高昂
期貨公司的期權人才招聘在去年年底一度達到高潮,加之各類期權培訓的開展,目前期貨公司已有了一定的期權人才儲備。與此同時,各期貨公司在期權方面的投資者教育工作跟進得也較為及時。而一度被擱置的期貨公司期權IT系統開發、配備問題正日益受到關注。
國內某商品期交所的期權部負責人去年11月曾對記者透露,交易所端期權系統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期權工作推進的速度主要看期貨公司期權系統的籌備進度和完善程度。
據了解,完整的期權系統包括交易系統和做市商系統兩部分。目前,做市商系統的開發由于技術難度較大等原因基本處于擱淺狀態。交易系統籌備方面,一些走在前端的期貨公司已經開始與軟件開發商洽談合作。
某大型期貨公司信息技術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期貨公司的期權交易系統分兩部分,一個是代理結算系統,另一個是面向客戶的交易通道系統。其所在公司的代理結算系統將在4月底至5月初進入測試階段,目前可提供給客戶的交易通道終端系統共有3個,一些客戶已參與到期權仿真交易中。另外業務部門還在與多家系統開發商合作研發其他的系統項目。
期貨日報記者又詢問了華中、華東幾家中型期貨公司,這些公司所用的多是恒生或金仕達提供的期權仿真交易系統,尚未進行更多主動性嘗試。
高昂的成本也許是不少期貨公司遲遲不肯主動開發相應軟件的重要原因。“期貨公司在期貨期權交易系統上的投入可能要幾十萬元,做市商系統成本更高,每家公司最少要投入上百萬元。”//futures.hexun.com/changjiang/index.html期權研究員李富表示。
“這筆錢投進去后,中小期貨公司又得虧損經營了。”北京某期貨公司期權研發人員戲謔說。
“且不說做市商系統和交易通道系統,僅代理結算系統的花費就要三四十萬元。”上述大型期貨公司信息技術部門負責人說。不難推測,即使對于大型期貨公司來說,面對期權IT系統的巨額投入也不敢說“不差錢”。
技術障礙尚存
除了成本因素,國內現有的期權系統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內在技術性障礙。
“目前期貨公司正在使用的仿真交易系統雖然可以實現下單交易,但在風控、結算上還難以與期權的組合制度匹配。”浙商期貨期權研究員路濱表示,以白糖期權為例,在運用垂直價差組合策略時僅收取很小一部分保證金,但是美式期權時刻存在被行權的可能,一旦組合頭寸被拆開,風險如何規避將是個問題。
在這一問題上,上證所或早有預見。據了解,組合保證金等相關制度未被納入上證所的個股期權和ETF期權制度中。“我們采取的是前端控制的原則,只有保證金確定并繳納以后才允許開倉。組合保證金等計算方法太過復雜,對系統沖擊很大,我們計劃以后再逐漸加入這些制度。”上證所期權部門負責人日前透露。
各類投資群體投資理念的差異,也對期貨公司期權系統技術開發提出了難題。“目前市場上的主流仿真系統并沒有個性化可言。”路濱說,高級的操盤手對交易系統一般會有個性化的要求。另外,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對沖基金在進行期權量化交易時,會要求將期權的各個屬性都顯示在客戶端上,這樣的客戶端系統往往需要其自主開發。而自主開發的客戶端系統與期貨公司的交易通道系統能否匹配,又是一個問題。
對于這些技術性問題的解決,上述大型期貨公司信息技術部門負責人表示,期貨公司必須和第三方軟件開發商合作。對于有期貨公司從境外購買期貨期權軟件的傳聞,這位負責人說,除了上海一家期貨公司在期權系統開發上借鑒了境外技術外,目前尚不清楚有哪家期貨公司直接從境外購買軟件。
這位負責人對國內期貨公司期權系統建設的整體情況并不樂觀。他表示,目前交易所的期權仿真系統在風控、結算等業務的處理上尚需進一步完善,整體的仿真交易量也較為有限。據了解,目前參與客戶數量較多的股指期權仿真交易也僅有約6000個賬戶,而上證所個股期權和ETF期權仿真交易賬戶只有十幾萬個。
此外,盡管方面此前表示已完成做市商制度設計,做市商業務管理規則基本定稿,交易所方面相關業務管理系統改造將在今年3月份完成,但在期貨公司端,做市商系統短期內似難實現。
多位相關人士表示,做市商系統的開發安裝并不是期權推出的必備條件。該系統可在期權推出后逐步完善。期貨公司現有的仿真系統經過小幅升級后就能滿足期權交易的基本需要。業界盼望期權工具推出的急切心情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