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號文件力挺訂單農業 期貨市場如何作為
來源:鑫鼎盛期貨廈門營業部轉自新浪期貨 時間:2015-02-03 瀏覽:3383次
綜觀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內容很多,其中“強”、“富”是兩大關鍵字。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那么資本市場如何在做強農業方面發力?筆者認為,一方面需要加強資本市場與現代農業的對接,支持農業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鼓勵農業企業在資本市場掛牌。另一方面,要穩步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開發期貨、期權新工具上市,做強已上市品種,健全期貨品種體系。
其實,在這方面,資本市場已經開始發力。我們看到,A股市場上已經有不少農業類上市公司,涉及到農產品的研發、養殖、種植、加工等環節。同時,還涌現出不少優秀企業。筆者認為,涉農企業要做優產品、做強品牌、做大市場、做強企業,就必須借助資本市場,通過資本運作實現做大做強。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遵紀守法最重要,決不能財務造假、欺詐上市。同時還可以通過兼并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來組建大型企業集團。這就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持。當然,在這方面,包括證監會在內的監管部門已經早有表態。
資本市場成為一池活水,澆灌“三農”實體經濟之樹。利用資本市場推動涉農企業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加快轉型升級,使這些企業成為行業龍頭企業。農業“強”也就可期了。
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富裕農民,必須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開發農村二、三產業增收空間,拓寬農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農增收力度,努力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的勢頭。
農民富,現在遇到兩個難題:怎么保持農產品價格的合理穩定?怎么促進農民轉移就業和創業?筆者認為,借力資本市場發展起來的涉農企業,隨著自身的不斷做大做強、規模不斷擴大,必然會吸引更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帶動農民就業,因此,促進農民就業和創業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期貨市場同樣可以幫助農民致富,如讓期貨市場充分發揮農產品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看,農民主觀上不具備利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的意識和條件,客觀上交易量太小,無法進行保值交易。所以,解決農民利用或者參與期貨市場的關鍵在于建立農民合作組織。
如何做?一方面,開展“訂單農業”,采取“公司+農戶”的形式參與期貨市場,農民實現以合理的價格出售產品,取得滿意的利潤,收購商則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通過參與期貨交易轉移價格風險獲得合理經營利潤;另一方面,要發展農民合作組織,讓生產形成規模,讓農民有實力成為農產品的市場主體之一。
總之,借助資本市場之力,實現農業的強和農民的富,這完全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