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評論

您的位置:首頁--資訊廣場--分析評論

互聯網金融成為“價格屠夫”?

來源:期貨日報    時間:2014-02-19    瀏覽:3905次

東航期貨公開推出“零傭金”,在業內掀起巨大波瀾。期貨行業手續費競爭的問題再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那么,為何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手續費大戰?期貨公司又為何要以這種“自降身價”的方式,來謀求生存發展?

  “零傭金”并非“獨門絕技”

  期貨行業白熱化的手續費競爭早已有目共睹。部分期貨公司針對交易量較大的炒手,在交易所手續費基礎上每手只加收“1毛錢”。但這也絕非業內“底價”。在東航期貨宣布“零傭金”政策之前,有些期貨公司實際上已對部分客戶實施了零手續費,只不過它們是私下與客戶達成協議的。

  炒手蒲小偉每天的期貨交易量有兩三千手,期貨公司目前向他收取的手續費就是“一毛錢”。“按照我目前的交易頻率,期貨公司每個月要收我七八千元手續費。”他說,之前還有期貨公司以5分甚至1分錢的手續費“攬客”,但考慮到目前公司的設施、服務都不錯,才沒有更換經紀商。

  有些期貨公司針對交易量特別大的炒手,還開通了“包月服務”。操盤手李小軍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此類炒手每天的交易量可以達到上萬手甚至幾十萬手,而期貨公司每個月只收他們1萬元手續費,平均每天500元左右。如果一個炒手每天的交易量達到10萬手,就意味著每手的手續費只有5厘。

  “有的期貨公司需要在某個品種上沖交易量的時候,會跟一些盤手達成私下協議,甚至不收手續費。”李小軍說,但零手續費一般不會長期持續。

  徽商期貨的一位居間人王凱已有將近20年的從業經歷,他可謂是期貨公司手續費變革的見證者。上世紀九十年代信息傳播不暢的時候,他曾經遇到過有些期貨公司雙邊手續費收到200元錢。后來隨著信息逐漸透明,期貨公司收取的手續費開始回歸合理區間,每手一般為幾元錢。2007年國內期貨業務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客戶對進一步降低手續費的要求越發強烈,為了吸引并留住客戶,許多期貨公司開始連續降低手續費,同行競爭日益激烈。

  互聯網金融倒逼行業升級

  東航期貨為何率先高舉免費大旗?對此,該公司對外給出的解釋是,“市場參與度不足是困擾期貨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目前期貨市場最需要實現電商化,而電子商務無論進入到什么領域,都可以通過減少中間端和提高效率的方式成為‘價格屠夫’。從短期來看,‘零傭金’是壯士斷腕,從長期來看,是倒逼行業升級的必然之舉”。

  東航期貨同時指出,“電商時代來臨,似乎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經歷陣痛。在這個過程中,原有行業的中端參與者或許會被迫轉型,甚至從市場中被擠出,而這可能也是倒逼行業升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金鵬期貨副總經理劉文永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東航期貨的零傭金更像是一次營銷,其主要目的應該是通過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加利息收入和交易所返傭,靠規模取勝。據業內人核算,不考慮客戶出入金情況,保證金規模50億元的期貨公司,每年利息收入就在5000萬元以上。

  “這一事件對其他期貨公司的中小客戶可能有一定吸引力,但對機構客戶影響不大。”劉文永表示,期貨公司和機構客戶之間一般會有協議,期貨公司針對這些客戶優惠措施比零手續費要更實惠,機構客戶轉移資金的動力不強。零手續費可能會吸引一些自己做交易的盤手。“依靠手續費競爭增加收入不是長久之策,也不是明智之舉,期貨公司未來更大的機會在于為現貨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風險管理服務以及期貨資管服務,不斷提高自身服務質量才是根本。”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胡俞越認為,目前互聯網金融正沖擊整個金融行業,今年1月份銀行存款減少了9000億元,其中有不少轉移到了理財產品上面,銀行對發行理財產品樂此不疲的原因在于它們要搶占市場份額。期貨公司開展零手續費競爭的原因也在于此,即使面臨虧損也要搶占市場份額。不過以期貨公司的實力,它們能否“賠得起”,這值得擔憂。

  他還表示,在目前期貨公司的經營項目中,投資咨詢業務像“雞肋”,并未給期貨公司帶來新的增長點;雖然部分期貨公司獲得了資管牌照,但由于目前只能開展“一對一”業務,也未能因此獲得轉型。“這是目前期貨公司只能依靠手續費競爭招攬客戶的重要原因,也是必然原因。只有當期貨公司有能力實現轉型發展后,期貨行業才能真正進入良性運轉的軌道”。

 

<< 返回

監控中心 | 人才招聘 | 法律申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Copyright©2013-2014  鑫鼎盛期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福州市臺江區曙光支路128號福州農商銀行總部大樓地上15層01、02半單元  客服電話:0591-38113228  傳 真:0591-38113200
交易報單電話:0591-38113219     0591-38113225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